我们平时看宫斗剧时,后宫嫔妃们争风吃醋,互相陷害,总少不了怀孕、流产的戏码。
其中最富盛名的“麝香流产梗”更是屡试不爽,简直让各宫娘娘花容失色、谈之惊恐!只要沾上,必定流产!!!
(图源:《甄嬛传》影片截图)
而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低分子肝素,也和麝香有一定关系,这么说吧,两者算是远房亲戚,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抗凝药,也可以这样理解:抗凝药≈不让血凝固≈活血(重点:过量会导致出血)!
那为啥它就可以保胎?我们接着往下看。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抗凝药物,由普通肝素解聚制备而成的一类分子量较低的肝素,具有抗II及抗Ⅹ因子活血作用。
🔸低分子肝素在保胎中的应用:
✅改善血循环、抗血栓形成和促纤溶
✅免疫调节
✅抑制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
✅抑制粒细胞的活性
✅抑制补体的激活
✅结合磷脂抗体,减少内皮损伤
✅抑制NK细胞功能
低分子肝素在保胎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抗凝和帮助胚胎着床。

🔸低分子肝素适应症:
✔复发性流产
✔反复着床失败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孕期子宫动脉血流阻力高
✔胎儿发育不良、羊水少
✔合并有内科需要抗凝血的药物
✔合并糖尿病、高血压
✔高龄孕妇

(1)低分子肝素在复发性流产等生殖障碍中的主要适应症是血栓前状态。
血栓前状态包括遗传性、获得性,获得性血栓前状态主要是抗磷脂综合征、风湿免疫病。
风湿免疫病也是需要用低分子肝素,但风湿免疫是否要用低分子肝素,我们要看情况:
①如果明显有血栓前状态,那肯定要用;
②并不是所有风湿病都需要用低分子肝素,因为有些风湿免疫病并没有血栓前状态,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用低分子肝素。
(2)低分子肝素使用过程中,出现并发症要怎么处理?
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抗磷脂综合征导致胚胎停育是基于“两次打击”理论。
“两次打击”的意思就是说:首先是引起血管的炎症、绒毛的炎症,炎症还没形成血栓,足以导致胚胎死亡,炎症再进一步导致内皮细胞损伤以后,最后也会发生血栓。
在生殖障碍中,不一定是要发生血栓才会引起胎停,在炎症反应期就可以引起胎停,所以对这些患者,我们要足够的去抗凝,在抗凝之前可能要抗炎治疗,那就包括羟氯喹、皮质激素等的使用。
✔每个人的凝血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建议根据实时的凝血指标来决定停针时机!停针后,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比如病史、孕周数等,让2~3周或2~4周监测凝血指标(请遵医嘱),再根据凝血情况决定是继续停针,还是再打回去(又出现高凝状态时)。
✔尽管低分子肝素安全性高,但其本质是动物源性的糖类抗凝剂,并非常规的保胎药物,临床上应严格规范使用,避免超适应证、超大剂量使用。
✔孕期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宫缩、免疫、感染等,虽然低分子肝素出血不良反应相对于肝素来说较少,但过量使用也会导致出血,所以在使用时要尽量追求最低有效剂量,加强监测随访。
✔严密观察用药过程中患者是否有鼻衄、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情况;定期检查凝血功能,至少每2~4周1次,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包括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体、血栓弹力图等。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至少每1~2个月1次。
✔低分子肝素最佳注射部位在腹壁脐周皮下,距脐上下左右5 cm,避开脐周2 cm。每次注射点相距2 cm,两次注射点最好分居肚脐两边,轮换注射部位可延长同一部位反复注射的时间,减轻疼痛、淤斑和血肿。脐周不易注射的患者可以更换其他部位如大腿内侧,两次注射可左右腿轮换。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会有刺痛感觉,少数患者会有晕针、阴道出血、皮肤瘙痒、过敏现象,如发生上述现象建议停止注射,并及时就医,调整用药。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在生殖助孕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尽管如此,使用低分子肝素的过程中,仍需严格执行医嘱,注意观察病情及生化指标的变化。
如有高龄优生/二胎三胎/染色体问题
多次备孕/试管失败/遗传性疾病等需求
请联系金色启源客服
13265789750
扫码关注下方二维码
了解更多试管资讯和生育问题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p.ivf-8.com/article-7520.html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内容仅作为参考信息,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