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胎停、不着床?警惕试管的隐形“杀手”——慢性子宫内膜炎!

在反复胎停、种植失败不着床的患者中,不少做宫腔镜查失败原因时都会发现一个疾病——「慢性子宫内膜炎」

她们中的很多人对此特别困惑,总是忍不住会问:

医生,我平时月经正常,没有任何不舒服,也很注意私处卫生,怎么就得了慢性子宫内膜炎呢?

说实话,姐妹们没发现是正常的!!!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个特别“低调”的疾病,它不会咋咋呼呼让你感知到它的存在,而是静悄悄地使坏,拖垮孕育的环境。

而就是因为它太低调,无声无息,才让人防不胜防,才可憎、可恶!

不过,慢性子宫内膜炎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疾病,接下来就来认识一下它吧~


1、慢性子宫内膜炎是什么?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受到感染,并且炎性反应隐匿性持续存在的一种疾病,特点是子宫内膜间质被浆细胞浸润。

通常情况下,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症状不明显,或者仅有轻微的不适,通常表现为:


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症状:

• 下腹部不适感(月经间歇期间);

• 阴道分泌物增多(一般为稀薄水样白带,淡黄色,有时为血性白带);

• 月经过多(经期规则但经量倍增,流血期延长,不规则出血者不多见);

• 慢性盆腔疼痛;

• 性交疼痛

临床上,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并且,绝大部分的患者都是做宫腔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患有慢性子宫内膜炎。

2、慢性子宫内膜炎对生殖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慢性子宫内膜炎与不孕、反复流产及试管反复种植失败息息相关

首先,因为子宫内膜是受精卵发育的土壤,排卵前子宫内膜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及胚胎生长发育做准备。

而当内膜发生炎症时,对性激素反应的敏感性下降,子宫内膜增生及分泌紊乱,导致浅表的子宫内膜产生糜烂、溃疡以及鳞状上皮化细胞,影响胚胎的着床及发育。

其次,当子宫内膜的基底层存在炎症时,会感染子宫内膜的功能层。

子宫内膜因长期或反复受浆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浸润,可导致炎症介质渗出、子宫内膜充血、纤维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增生,使内膜间质纤维化及腺体萎缩,破坏子宫内膜结构,不利于胚胎着床。

第三,慢性子宫内膜炎还会改变子宫内膜局部的免疫状态,影响内膜容受性和妊娠结局。

当内膜发生炎症时,局部产生大量炎性细胞和免疫因子,可能会不利于精子存活、呈现胚胎毒作用,同时也可能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慢性子宫内膜炎还会改变子宫内膜菌群平衡

正常情况下,乳酸杆菌是子宫内膜优势菌群,而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被致病菌感染后,内膜乳酸杆菌的占比被削弱,增加了胚胎种植失败及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在日本生殖医学学会会员Nanako所作的《感染性慢性子宫内膜炎对反复种植失败妇女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报告中指出:

60%反复种植失败患者都被诊断出患有慢性子宫内膜炎!

所以,对于试管姐妹来说,没有症状,隐匿性极强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3、可查出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方式

国内外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

一般是通过宫腔镜来直视观察子宫内膜外观及病变。


慢性子宫内膜炎宫腔镜下的特点:

①子宫内膜间质水肿(内膜增厚、发白、表面不规则);

②局灶或弥漫性腺周充血,典型的草莓征;

③内膜微小息肉(<1mm),有蒂并伴局灶或弥漫性的腺周充血。

目前宫腔镜的诊断符合率仅67%(song,FertilSteril 2019),准确性受膨宫介质以及检查者经验的影响,因此不建议将其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慢性内膜炎的另外一个检查方法是「内膜活检」

内膜活检是和宫腔镜互相补充,宫腔镜直视下针对子宫内膜可疑部位活检,能够克服诊断性刮宫的盲目性,提高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检出率。

而如果你在试管移植前查出慢性子宫内膜炎,一定要记得复查,只有复查阴性才能代表真正治愈,切忌不复查直接备孕或移植!

最后,如果您还有其他试管相关的问题或需要试管助孕,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我们将用专业的技术,敬业的态度,职业的修养,高成功率的成绩,全身心助你成功怀孕!


小提示 

最近小橄榄发现微信进行了规则调整,

如果不经常点在看的话,可能您就看不到【好孕小百科】的推送了。

小橄榄非常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试管好孕知识,

也希望为更多想要宝宝的家庭带来好孕,

所以请大家阅读完文章且喜欢的话,

记得给小橄榄“在看”“点赞“分享”三联哦~

往期 · 看点

END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p.ivf-8.com/article-662.html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内容仅作为参考信息,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联系我们

扫码咨询试管婴儿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