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怀孕=成熟优质的精子+成熟优质的卵子。
不管是自然备孕还是试管助孕,如果成熟、优质的卵子这个基本条件不具备,其他的准备再好也白搭。
研究显示,因卵泡发育不良而导致不孕的发生率为27%,在原发性不孕妇女中,多达86.17%的患者为小卵泡排卵。
有试管助孕的各位姐妹如果遇到了这样的卵泡,该怎么让小卵泡怎么变成成熟的大卵泡?我们今天来聊聊。
在卵泡的一生中,从始基卵泡到成熟的卵子都离不开相关激素的参与和调控。卵巢能够正常排卵,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调节。
大致过程就像司令下达指令,下丘脑好比司令,下丘脑分泌GnRH,使下一级营长垂体FSH分泌增加,营长再把指令传达给士兵——卵巢。
卵巢接到指令,为促进卵泡发育,分泌雌激素。随着卵泡逐渐发育,接近成熟使卵泡分泌的雌激素达200pg/ml以上,并持续48小时。
卵巢圆满执行完任务后,再把指令执行情况反馈给上级将领,于是上级下丘脑和垂体产生并形成LH和FSH峰,再协助士兵们,促进成熟卵泡排卵。
在这个过程中,环环相扣,任何一个步骤出了问题,可能士兵就不会顺利地接收到指令,圆满的完成任务。
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个复杂闭合的指令执行系统呢?
▪下丘脑因素:原发性器质性因素、原发的功能性因素、继发性器质性病变、继发性功能性因素(如低促性腺功能性卵巢功能不良)。
▪垂体因素:器质性因素、功能性因素(如垂体瘤、垂体功能低下等)。
▪卵巢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单纯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性腺形成不全症、黄体化未破裂卵泡综合症。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引起的排卵障碍,重症糖尿病也会影响卵泡发育。
▪其他因素:如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过度减肥等。
所以,凡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因素,最后都会影响到卵泡发育成熟。
试管婴儿是最直接的方式。
当我们对小卵泡无力回天时,也就是当一些患者使用促排卵药物也无法促进卵泡发育时,建议到生殖中心就诊,可以通过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尽快怀孕。
对于卵巢储备极低或对促排药反应较低的人群,自然周期 IVF(NC-IVF)是医生比较推荐的试管助孕方案。
由于NC-IVF 是基于卵泡的自然募集和选择,所以无需促排药物,并且黄体期不受支持。
因此,与标准 IVF相比,自然周期 IVF非常友好,因为其成本更低,且可重复,无需胚胎选择和冷冻保存 ,患者心理负担较轻 。
虽然自然周期 IVF有众多优点,但是,由于NC-IVF不涉及使用促排卵药物,因此单个周期中可获得的卵母细胞数量通常仅限于一个,这是一个极大的临床挑战。
卵泡生长监测是自然周期 IVF 的重要步骤。
有文献显示,卵泡大小是否会对卵巢低储备女性妊娠结局有显著的影响:
本研究涉及 2015 年至 2021 年 477 个 NC-IVF 周期。使用经阴道超声检查监测卵泡生长,并根据卵泡直径分为三组:12–15 毫米;16–17 毫米和 ≥ 18 毫米。
评估实验室结果,包括取消的周期数、取出的卵母细胞数、2PN受精、胚胎和优质胚胎、新鲜胚胎移植和冷冻胚胎。
此外,还对不同卵泡大小组之间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和活产率等临床结果进行了调查和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共纳入 68 个卵泡尺寸为 12-15 mm 的周期、171 个卵泡尺寸为 16-17 mm 的周期以及 236 个卵泡尺寸 ≥ 18 mm 的周期。
各组的基本特征,包括女性年龄、男性年龄、不孕持续时间、不孕类型和产次,具有可比性。
(图源见水印,侵删)
与其他两组相比,12-15 毫米组的周期取消率 (27.9%) 更高。
直径16-17毫米的卵泡2PN受精率(75.0%)高于直径12-15毫米的卵泡(61.3%)和≥ 18毫米的卵泡(56.6%)。
其他临床结果,例如取出的卵母细胞数量、优质胚胎、新鲜胚胎移植和冷冻胚胎,在组间无显著差异。
进一步分析发现,三组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活产率无显著差异。
(图源见水印,侵删)
这项研究表明,在接受自然周期 IVF 的 DOR 女性中,如果出现过早的LH激增并回收了小卵泡,这些卵泡仍然可以用于后续治疗,并提供与正常大小卵泡相当的临床妊娠机会。
这些发现对于指导严重 DOR 患者的 NC-IVF 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高龄的姐妹在试管治疗过程中遇到卵泡发育缓慢的情况也先别急着放弃,如果用对促排方案,这些小卵泡也能成为“黑马”,助力你的试管好孕。
如有高龄优生/二胎三胎/染色体问题
多次备孕/试管失败/遗传性疾病等需求
请联系金色启源客服
13265789750
扫码关注下方二维码
了解更多试管资讯和生育问题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p.ivf-8.com/article-12282.html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内容仅作为参考信息,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