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
一个大众陌生的词
一个孕妈常见的词
之前小橄榄也做过相关的科普,感兴趣的各位姐妹可以点击回顾!
然而很多准妈妈都会有这样疑虑 :
低分子肝素除了是保胎药之外还有什么用处?
为此,小橄榄特地整理了这份低分子肝素用法大全,希望能对各位姐妹有所帮助!
1、低分子肝素基本知识
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UFH)通过酶或化学方法解聚而产生的由 12~18 个糖单位组成的葡糖胺聚糖,相对分子质量 <8 000,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4 000~5 000。
属于抗凝血酶依赖性凝血酶抑制剂,在体内有稳定的量效关系,分子质量较大,不通过胎盘,对胎儿无致畸作用。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相比具有更优越的抗Ⅹa活性,但是其抗凝血酶的作用比较弱,不会造成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和释放,能够延长凝血时间,有利于血管的再通,相比普通肝素有应用方便、体内外抗凝作用强、不需监测凝血时间、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常用的LMWH有那屈肝素钙、达肝素钠和依诺肝素钠等。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 将其定为妊娠期B类药物。
2、低分子肝素在妊娠期的应用
🔹复发性流产
这里指的是由血栓前状态和自身免疫疾病两个问题导致的复发性流产。
有关专家共识和指南均指出: 合并血栓前状态的复发性流产治疗首选低分子肝素或联合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低分子肝素能明显改善这些患者再次妊娠活产率,改善妊娠结局。
🔹反复种植失败
通常指的是年龄≤40岁,移植次数≥3次或移植优质胚胎≥4枚仍未获得临床妊娠者。病因比较复杂,与胚胎质量异常、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及其他未知因素有关。
低分子肝素通过调节催乳激素和一些生长因子,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增殖,通过发挥抗凝和免疫调节作用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滋养细胞种植,改善内膜血供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改善子宫内膜容受状态
子宫动脉血流的异常灌注将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这可能与反复流产有密切的关系。
在黄体中期,子宫和卵巢血流速度达到最高,阻力最小,子宫血管的灌注量增加有利于胚胎的种植。
我国学者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一个样本量为421人的前瞻研究表明,充足的子宫灌注是成功妊娠的关键。
低分子肝素可能具有降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加子宫灌注的作用。
低分子肝素可以将反复流产患者的自然流产率,降低到与非反复流产患者相似的水平。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在试管婴儿进行促排的过程中,卵巢过度刺激是非常常见的并发症,是人体对促排卵药物刺激产生过度反应造成的疾病。
临床表现为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少尿、腹水、电解质紊乱、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浓缩容易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其后果极其严重。预防性使用抗凝剂肝素就显得尤为关键。
但是,低分子肝素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目前的研究较少,仍需后续大量实验证实。
🔹多囊卵巢综合征
是的,低分子肝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助孕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有很多,主要集中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促炎状态,以及调节激素水平上。
针对多囊的治疗一般是促排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在临床研究中这比单用促排治疗能明显提高妊娠率。
🔹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和肺动脉栓塞(PE)。妊娠期和产褥期女性VTE发病风险是同龄其他女性的 6~10 倍。
2020 年3月,昆士兰卫生组织发布的《妊娠期和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指南》对孕产妇妊娠期和产褥期发生VTE的风险因素进行分层和细化管理 :
建议对具有反复存在诱因的 VTE、活动性自身免疫或炎性疾患、肿瘤等高风险人群,以及产前风险评分≥3、产后风险评分≥2的所有风险人群予以 LMWH 标准预防;
而对具有妊娠前抗凝治疗病史、无诱因复发性 VTE、>1 项易栓症实验室检查阳性或 APS 等高风险人群予以 LMWH 治疗性抗凝 。
🔹子痫前期(PE)
近年研究提示 LMWH 可能对PE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研究发现对有PE病史的孕妇,联合应用 LMWH、阿司匹林较单用阿司匹林减少PE发生率。
2014年加拿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中指出存在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每日睡前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75~162 mg/d)可起到预防作用。
但对于存在胎盘源性疾病病史(包括子痫前期)的妇女可考虑给予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来预防早发重度子痫前期、早产和胎儿生长受限等的再发。
🔹胎儿生长受限(FGR)
FGR主要危险因素有母体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因素和脐带因素,其中胎盘血流灌注不足最为常见。
Meta 分析显示 LMWH 除了降低 PE 发病风险,也能减少FGR发生率。但也有研究认为 LMWH不能降低有FGR病史的孕妇发生胎盘源性并发症的风险。
🔹羊水过少
羊水过少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孕妇溶血功能亢进,低分子肝素针对这个因素导致的羊水过少疗效确切。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使血液不那么容易凝固,胎盘的血液循环更加通畅,利于羊水的形成。
孕妇溶血功能恢复正常后,羊水量也会慢慢变得正常,临床对照研究也证实了这点。
低分子肝素针对羊水过少的研究仅限于国内,国外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未来仍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证实这个疗效。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在北大人民医院的研究中,低分子肝素对妊娠期胆汁淤积症的联合治疗效果确切。
主要体现在改善雌激素水平、血脂代谢情况、肝功能指标以及自身瘙痒症状,且联合用药时能增强熊去氧胆酸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讲,目前国外低分子肝素在妊娠期胆汁淤积症中的应用报道较少,国内研究质量良莠不齐,其对胆汁淤积症的治疗效果还需更多随机对照实验取得更高级别证据。
🔹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以阴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研究资料显示,该疾病发病率约为20%,其中将近50%的患者可发生流产。
先兆流产病因较为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得到完全明确,普遍认为染色体异常、母体免疫功能异常及母体内分泌异常等与该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先兆流产,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地屈孕酮等,低分子肝素可对促纤溶介质释放产生促进作用,以减少促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以调节人体环境,有利于提高保胎成功率。
🔹妊娠中晚期脐血流值异常
使用低分子肝素可明显降低孕后期脐动脉收缩期末/舒张期末血流速度的比值,因其不通过胎盘,对胎儿是安全的。
✔低分子肝素可提高血管内膜通透性,利于营养物质和水分的交换;
✔抑制多种激素或细胞因子受体结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补充内源性肝素的不足,防止出现缺氧导致的血管痉挛;
✔松弛子宫血管平滑肌细胞,改善胎儿血液循环。
总之,虽然低分子肝素应用广泛,但针对不同的疾病类别,它的用法用量各有不同,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参照药品说明书或高质量的临床循证指南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特别声明 : 文中配图如无特别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谢谢。

小提示
最近小橄榄发现微信进行了规则调整,如果不经常点“在看”的话,可能您就看不到【好孕小百科】的推送了。
小橄榄非常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试管好孕知识,也希望为更多想要宝宝的家庭带来好孕,所以请大家阅读完文章且喜欢的话,记得给小橄榄“在看”“点赞”“分享”三联哦~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p.ivf-8.com/article-9681.html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内容仅作为参考信息,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