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宝宝,曾经来过!
TA带给了父母欢喜,也给了父母期盼,但却在某一刻突然离开。
失去的痛,对妈妈来说,无论是过了多久,悲伤都是会一阵一阵袭来!
今年五月份,就有媒体报道“大S不止一次流产”,这样的报道将往事冲突,让大S再次陷入失去孩子的痛苦中。
对此,大S发声明回应,证实确实流产2次。
第一次是在2011年,腹中胎儿突然没有了心跳必须手术终止妊娠,流产后4天举行的婚礼。
第二次是在2018年,因为宝宝一直没有心跳终止了妊娠,流产后7天参加了综艺录制。
虽说因为离婚事件,大S陷入了各种的争议中,也有很多人质疑是拿私事炒作。
但对一位妈妈来说,失去孩子的痛,确实是此生最痛,无论时隔多久想起,心里都是会隐隐作痛。
其实不仅是大S体会过这种心情,蔡少芬也曾在节目中谈到过失去孩子的经历。
一直以来,蔡少芬都希望有4个孩子,本来,她也应该有4个孩子的!
只是她的第一个宝宝,在怀孕2个月的时候突然胎停了!
图片来源:《妻子的浪漫旅行》第四季)
胎停如同一把利刃劈碎了一些孕妈妈的生娃梦,经历过胎停的孕妈妈们也许都会问:
“为什么会胎停呢?”
“是不是我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影响宝宝发育了?”
“胎停之前有什么预兆?”
今天我们来旧话重提一下,希望能给备孕家庭一点新思路。
1、什么是胎停?
胎停,顾名思义,胎儿停止发育,表现出来就是胎儿的心跳没了,也就是说,肚子里那个活生生的生命,在某个难以察觉的时间,消失了,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如果孕妈妈如果出现有以下情况,需要高度警惕胎停的可能:
阴道出血,一般量较少,伴或不伴轻微腹痛。
恶心、呕吐等早期妊娠反应突然消失,这种消失跟正常孕早期后呕吐逐渐减轻直至消失是不同的。
随着体内激素水平慢慢恢复,原有的乳房胀痛感随之减弱。

注意:有部分孕妈妈没有任何临床表现,而是在超声检查中发现孕囊没有随停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反而缩小,或孕囊虽增大,但在该出现胎芽的时间,未见胎芽生长,或虽有胎芽出现,却在该出现胎心搏动的时候仍无胎心搏动的迹象。这时也要高度警惕是否胎停,一定及时去就诊检查。
2、胎停的5个因素
B超诊断书上无情的“胎停”二字总是让人的身心备受打击,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胎停呢?
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机体免疫对病菌的防御能力减弱,支原体、衣原体等致病菌会经过下生殖道上行至宫腔,造成感染,导致胎停等后果。
另外,孕期遭受病毒感染也会造成胚胎发育异常。
常见的病毒感染有:TORCH病毒感染、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乳头瘤病毒(HPV)等。
如果孕妈妈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时,体内性激素出现紊乱进而影响了胚胎的正常发育。
此外,孕妈妈长期紧张焦虑的情绪也会引起内分泌紊乱,从而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胎儿是父母遗传物质的结合体,跟母体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
对母体而言,胚胎实际上是一种半同种异体移植,母体对胚胎免疫耐受,胚胎才能得以存活;反之,如果母体对胎儿排斥,势必影响胚胎正常发育。
常见的免疫因素包括:
母体自身的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生殖免疫问题,如存在抗精子抗体、母胎血型抗原不合等。
3、胎停后该如何备孕?
建议在胎停清宫手术后,月经正常来潮3-6次后再备孕,此时,子宫这块土地经过休养生息已经比较肥沃了,胚胎在良好的子宫内膜环境及正常的内分泌环境中,才更有利于发育。
除此之外,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做好孕前检查
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及时进行治疗
▪服用叶酸
备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叶酸,以防止胎儿神经管畸形
▪备孕前治疗
有生殖道或内分泌疾病的,在积极治疗康复后再怀孕
▪远离毒害物质
怀孕后避免接触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保持心理健康
▪做好身心准备
有胎停史的女性,在下次怀孕前做好生育咨询和检查,以减少反复胎停对母体的身心伤害
▪辅助生殖技术
有染色体异常或者多次胎停、高龄等原因的各位姐妹可以试试三代试管婴儿技术。
经体外受精发育而来的胚胎在行移植前,取胚胎的遗传物质进行遗传学诊断分析,排除染色体或基因异常胚胎,筛选出健康胚胎植入子宫,防止遗传病传递的方法。

最后要说的是:对于胎停,很多妈妈在流产后情绪崩溃,允许自己悲伤,但不要过于自责,也不要失去希望!
怀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每一个环节都完美才不会出错,不要太责怪自己,这不是你的错。
及时去找资深的生殖专家检查、问诊,对症治疗。有优质的胚胎和优质的子宫环境,健康聪明的宝宝一定会很快来到你身边的。
– End –

|三代试管婴儿|泰国试管婴儿|
|美国试管婴儿|俄罗斯试管婴儿|
|乌克兰试管婴儿|赴美生子|冻卵|冻精|爱心妈妈|
免费咨询热线:4008-257-611
香港/泰国/美国/德国/瑞士/日本/乌克兰/俄罗斯/韩国等国医疗资源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p.ivf-8.com/article-11161.html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内容仅作为参考信息,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