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培育是试管治疗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步骤,关系到能不能移植以及试管成功率多大。
但有一种情况经常令大家左右为难:
“胚胎评级比较低,到底是继续移植还是再次促排呢?”
“想移植,担心这么低的质量成功率没有保证;不移植,担心错过成功的几率,再促排不光消耗身体,更消耗精力和金钱。”
到底低质量的囊胚抱娃成功率大不大呢? 我们往下找找答案!
首先,来看看低质量囊胚的定义。
低质量囊胚是指在囊胚培养过程中,根据囊胚细胞数、扩张程度等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级时,被评为C级的胚胎。
这类囊胚在形态上往往表现出内细胞团细胞数量稀少,滋养外胚层细胞也较少,透明带内包含大量未融合的细胞及细胞碎片。
简而言之,低质量囊胚在形态上显得较为不成熟或发育不良。
但是,对的,我要说但是了,移植成功率不仅仅看胚胎“外貌”。
目前对胚胎质量评估主要是在显微镜下进行胚胎的形态学分析,通常形态正常、生长速度快的胚胎相对评分较高,这种形态学评估的方法是国际上公认的评价胚胎质量的标准。
但是,这种“以貌取人”,看“颜值”的评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代表胚胎的真正发育潜能。移植评分高的胚胎不一定就能成功,而评分低的胚胎也不是一定就失败。
同时,影响试管成功率的因素很多,胚胎质量只是其中之一,比如子宫情况、内分泌、还有年龄等因素,都会影响胚胎的着床。
胚胎的发育是个动态的过程。实验室除了看胚胎的评级还会参考它的整个发育过程来做判断。至于胚胎评级不好,到底要不要移植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文献给出的答案。
最新:跨国研究低级别单囊胚活产30.2%
这是出刊在《人类与生殖》的一项跨国研究,时间跨度从2009年至2020年,长度达十余年。
数据采集是从澳大利亚、中国和新西兰的14家诊所对10018名女性进行的多中心、多国回顾性队列研究, 总共研究了10964次单囊胚移植周期。
目前常用的囊胚评级是根据内细胞团(ICM)和滋养外胚层(TE)的形态和发育评估,研究对囊胚进行单独分级,并分为三个质量类别:
优质(AB、AB 或 BA)、中等(BB)和低级(ICM 或 TE 为 C 级)囊胚,CC 囊胚被单独分组为极低级囊胚。
结果发现,活产率分别为活产率分别为44.4%、38.6%和30.2%,极低级囊胚活产率为13.7%。
尽管低级别囊胚的活产率明显降低,但出生婴儿的各项指标与优质囊胚是没有明显差别的。
更重要的是,即使对于高龄女性来说,移植低级囊胚仍然会导致活产率超过15%,并且在妊娠损失或围产期结果方面,不同等级胚胎没有显著差异。
国内:低级别囊胚活产率19.51%
这是发表在国内生殖刊物《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这篇研究采纳的是安徽数据。
回顾性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四年时间的低级别囊胚冻融移植的358个周期,分析它们的怀孕率与活产率。
本次研究纳入的低级别囊胚等级为3BC、3CB、3CC。
结果发现,囊胚发育天数影响低级别囊胚的冻融移植结局,第5日(D5)囊胚种植率(26.51%)、临床妊娠率(26.83%)、活产率(19.51%)显著高于第6日(D6)囊胚(6.20%、5.36%、4.42%)。
年龄、女方体质量指数(BMI)、不孕类型、不孕年限、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等不影响低级别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
如果有姐妹不幸低质量囊胚移植失败,还要继续促排的情况下,到底应该如何提高囊胚的质量呢?
我们抛弃不可变的因素,比如实验室、女方年龄等,改善囊胚质量需要从卵子和精子两个方面入手。
但卵子质量和年龄紧密相关,年龄不可变,我们能做的也就是使用生长激素、辅酶Q10等改善卵子质量。
但我们千万不要忽略精子质量对优质囊胚的形成具有关键意义。
有研究表明,在排除了年龄、受精方式、促排方案等差异后,精子质量是影响优质囊胚形成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精子动力,形态以及DNA碎片指数(DFI)。
精子活动率低下,大头精子,以及DFI>30%的患者,优质囊胚形成率明显下降。
所以,要想大幅提高下次促排的优质囊胚形成率,不妨把队友拉进来,让他拥有更优质的精子,这可能比你努力一万倍提高卵子质量更靠谱。
总之,通过上述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即使形态上不尽如人意,这些囊胚仍有可能成为患者实现生育梦想的关键。
在辅助生殖技术的道路上,我们应该珍视每一份生育希望,希望每一位不孕症患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辅助生殖方案,早日实现生育梦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
注:文中配图如无特别注明,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谢谢。
如有高龄优生/二胎三胎/染色体问题
多次备孕/试管失败/遗传性疾病等需求
请联系金色启源客服
13265789750
扫码关注下方二维码
了解更多试管资讯和生育问题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p.ivf-8.com/article-17003.html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内容仅作为参考信息,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