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与病毒的漫长斗争中,我们熟知它们通过空气、接触等途径悄无声息地传播。
但想象一下,这些微小的入侵者还有一张隐藏的王牌——它们能在男性的精液中找到“避难所”,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炸裂?
是的,你没听错,病毒不仅能在血液中“狂欢”,还能在精液中“潜伏”,甚至可能在不经意间,通过最亲密的接触,传递给另一个人。
此前,知名期刊《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上揭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病毒在人类精液中的存在比我们之前所认为的更加普遍。
在这项由Salam和Horby两位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中,科学家们从PubMed数据库中筛选出3818篇相关文献,最终确定了27种在精液中被确认的病毒。
这些病毒中,有些是我们熟知的“老朋友”,如HIV和巨细胞病毒,它们可以在宿主体内长期潜伏。
而另一些病毒则是“短期旅客”,如拉沙热病毒等,它们会引起急性感染,但在精液中的行为却鲜有人研究。
研究者们发现,这些病毒来自不同的病毒家族,显示出它们在精液中“藏身”的能力并不依赖于特定的机制。
这就像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冒险家,各有各的生存策略,突破了生殖道的各种障碍。
早在此前牛津大学的学者Alex P. Salam和Peter W. Horby就率先开启了精液中病毒研究的先河。
他们对PubMed数据库进行广泛深入的查阅并细致分析了超过 3800 份学术研究。
随后,他们逐一筛选这些文献只保留那些明确提到通过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或病毒培养等方法确认病毒存在于精液中的研究。最后,他们发现这27种病毒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能引起病毒血症(viremia),也就是病毒能进入血液循环。
为何病毒如此偏爱精液?
1、精液的免疫豁免机制
睾丸作为精子的“诞生地”,被赋予了特殊的免疫特权,这是为保护精子免受免疫系统“误伤”而形成的独特机制。
睾丸内的免疫豁免环境使得免疫细胞的活性与数量受到严格调控,免疫监视功能相对弱化,病毒恰恰利用了这一特性,巧妙地“潜伏”下来。
病毒自身还具备一系列狡黠的免疫逃逸机制。它们通过不断变异,改变表面抗原结构,如同“易容”,让免疫系统难以精准识别。
埃博拉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其表面糖蛋白频繁突变,使得既往感染或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无法有效结合,免疫系统只能“望毒兴叹”。
在所有研究的病毒中,埃博拉病毒以其在精液中最长的检测时间而著称,有研究显示,病毒在患者离开埃博拉治疗单位后近三年,以及疾病发作后965天仍能被检测到。
一些病毒还会干扰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如阻断干扰素信号通路,抑制免疫细胞的抗病毒效应分子表达,削弱免疫系统的“攻击力”。
HIV病毒更是这方面的“高手”,它感染免疫细胞后,不仅破坏细胞功能,还利用细胞内机制大量生产子代病毒,通过多种方式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在精液中持续存在,成为免疫系统极难攻克的“坚固堡垒”,让防控精液病毒传播之路布满荆棘。
2、血 – 睾屏障的 “漏洞”
研究发现,男性生殖系统的血-睾屏障(BTB)虽是一道重要防线,能阻挡病毒入侵睾丸等敏感部位,但并非坚不可摧。
当体内病毒载量飙升或局部炎症肆虐时,屏障会出现“漏洞”,为病毒潜入创造机会。
病毒一旦进入,睾丸这个免疫特权区便成了它们的“避风港”。睾丸为保护精子不被免疫系统误伤,刻意抑制免疫反应,却也让病毒有机可乘,得以长期存活。
此外,前列腺、精囊等附属性腺作为精液生产的关键“工厂”,同样可能沦为病毒的“藏身之所”。
既然精液中潜藏着这么多病毒,那它们会不会通过性行为传播呢?
事实上,目前已经明确有部分病毒能够通过性接触传播,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直接威胁。
然而,并非所有在精液中被发现的病毒都已经确定可以通过性传播。像一些病毒,虽然研究人员检测到了它们在精液中的遗传物质,但缺乏确凿的证据表明它们能够在性接触过程中成功感染伴侣。
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橄榄也总结了四点预防措施与建议:
🔹安全性行为:
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病毒的重要举措。
无论是固定性伴侣还是非固定性伴侣,每次性行为都应坚持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孕前检查:
备孕男女双方应当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其中包括相关病毒的筛查。如果发现感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或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对生育的影响。
🔹疫苗接种:
对于能够通过疫苗预防的病毒,比如乙肝病毒、风疹病毒等,应及时接种疫苗。
🔹个人卫生与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避免共用个人物品等。
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风险。
总的来说,这些病毒,更像是精通“潜伏的特工”,悄无声息地在精液中“安营扎寨”。
它们不仅在这里找到了“避难所”,还可能通过性传播的途径,悄无声息地开启新一轮的感染之旅。
所以,在这场病毒的“精液藏匿战斗”中,小橄榄也得提醒大家需要在“性福”和“性传播”间取个平衡。

小提示
最近小橄榄发现微信进行了规则调整,如果不经常点“在看”的话,可能您就看不到【好孕小百科】的推送了。
小橄榄非常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试管好孕知识,也希望为更多想要宝宝的家庭带来好孕,所以请大家阅读完文章且喜欢的话,记得给小橄榄“在看”“点赞”“分享”三联哦~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p.ivf-8.com/article-18181.html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内容仅作为参考信息,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