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宫崎骏经典动画《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女主角苏菲被荒野女巫施了魔咒,一夜之间从青春靓丽的妙龄少女变成弯腰驼背的耄耋老妪。
(影视剧截图,侵删)
你以为这种“一瞬变老”只是在动画世界里吗?错了!近期山东临沂42岁女子在短短20天内就遭遇了“断崖式衰老”。
在我们试管圈,因为卵巢早衰来做试管的姐妹也不在少数,卵巢衰老不再是年长女性的“专利”,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也出现卵巢早衰的情况。
(图源:网络截图,侵删)
视频一出,部分网友表示不敢相信,很多人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然而人可能是一瞬间变老的,科学研究显示,人的衰老有三个“断崖点”,在34岁、60岁和78岁。
201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学专家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血浆蛋白组成随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血浆蛋白的数量在34岁、60岁、78岁有三个明显的波峰。这些蛋白波峰与疾病出现和衰老基因表达相关,最终导致人体出现三波断崖式衰老。
据最新消息,该女士已在医院做过全身检查,医生诊断其为卵巢早衰,且无法逆转。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今天我们来好好说一说。
1、卵巢是怎么一步步变老的?
卵巢,位于子宫的两侧,负责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其中卵泡是卵巢中最主要的内分泌和生殖单位,其数量决定着生殖潜能和期限。
女性一生中一般只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当卵巢中的卵泡数量“清零”,也就意味着绝经期的到来。
随着年龄增长,成熟卵泡不断排出,留在卵巢内的始基卵泡越来越少,卵巢功能逐步退化,卵巢逐渐“变老”。
目前认为,女性在30岁后,卵巢功能开始走“下坡路”,40岁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明显降低;45岁后卵巢逐渐萎缩变硬,大小缩至原体积的1/2。
但是!如果女性40岁前就出现闭经、促卵泡生长激素(FSH)>40IU/L和雌激素水平降低,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抑郁或烦躁、失眠等),就属于卵巢早衰,这是卵巢功能逐渐下降的最终阶段。
卵巢早衰患者,性激素代谢明显减少,从而使皮脂分泌降低、皮肤失水、皮下脂肪减少,导致皮肤产生皱纹、皮肤粗糙,这也是“断崖式衰老”的最根本原因。
卵巢早衰发生的原因与下面这几点有关:
▪遗传因素占20%到25%,包括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的变异;
▪医源性的因素主要是手术、放疗、化疗;
▪免疫因素就是自身免疫的障碍,比如自身免疫性的甲状腺疾病等;
▪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以及不良的嗜好,都会造成早发卵巢功能不全。
2、这些事情很伤卵巢
🔹反复人流
人流,是强制性地中断妊娠,会使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急剧降低,容易引发月经不调、闭经,更严重的是可能导致卵巢早衰。
🔹经常吃紧急避孕药
紧急避孕药,是抗孕激素制剂或强效孕激素制剂,若反复服用,会打乱卵巢的正常内分泌功能。
🔹拼命节食
过度节食可能会造成闭经,长期素食也可能引发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的前体物质是胆固醇,只吃素,会导致雌激素分泌不足。
🔹熬夜、焦虑
长时间熬夜、处在焦虑中,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随之卵巢也会分泌紊乱。
🔹吸烟、喝酒
吸烟和喝酒可能对卵巢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卵巢健康。
3、卵巢早衰不可逆,只能提前发现和预防
如果你的年龄还不到40岁,但卵巢功能已经开始减退,在临床上可能属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这时候,如果你没有发现,或者干脆放任不管,就可能发展成卵巢早衰(POF)。
卵巢早衰不可逆,只有早发现,才能早控制。
目前没有任何办法能让“衰老”的卵巢重新恢复年轻,我们只能尽早发现卵巢早衰的信号,并且通过积极治疗改善症状,并维持至绝经。
▪良好的情绪、充足的睡眠(建议8小时睡眠)可以让卵巢分泌的激素稳定,使女性内分泌功能处于健康状态。
▪在饮食上,保证必需的蛋白质(最好是优质蛋白)、脂肪及糖类摄入,同时还要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微量元素,能很好地支持女性生殖系统,也有助于卵巢内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无论胖瘦,坚持适量的体育运动,可增强体质,促进全身各脏器的新陈代谢、血液循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养”卵巢。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至于吃保养品,真没必要!
对于卵巢早衰的女性,我们建议及时就诊,目的在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
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科学评估,可以采用雌孕激素替代疗法,可大大减少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各位姐妹不管是有没有生育需求,遇到卵巢早衰都应该重视起来。
– End –

|三代试管婴儿|泰国试管婴儿|
|美国试管婴儿|俄罗斯试管婴儿|
|乌克兰试管婴儿|赴美生子|冻卵|冻精|爱心妈妈|
免费咨询热线:4008-257-611
香港/泰国/美国/德国/瑞士/日本/乌克兰/俄罗斯/韩国等国医疗资源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p.ivf-8.com/article-12667.html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内容仅作为参考信息,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